Copyright ©2013-2017 中国知网论文查重检测系统入口 All Rights Reserved. 网站备案号:黔ICP备19012782号-3.
选择该学术造假案例的原因一是因为这是最近报道的案例,可以代表该研究领域最近的学风动态,二是该领域为医学研究领域,医学在作者看来是直面生命、关乎性命的科学研究,是需要坚守严苛甚至过度坚守道德底线的领域。 看完这个学术不端的案例,另外一个感受就是学术造假不端究竟是个人的错还是体制的错? 真正的科研之路,是漫长、艰苦和枯燥的,是需要静下心来守住冷板凳来精益求精的,这固然很难,然而越有意义的事情必然难度越大。
2021年3月31日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1年学术不端行为案件处理决定。 此次共通报了七个案例,涉及到华北电力大学、青岛大学、上海大学、中国医科大学、南京医科大学、海南医学院等多所高校的教师,处罚原因有数据造假、抄袭剽窃、图片造假、重复发表、署名不实、虚构同行评议意见、论文存在代写代投、擅标他人基金项目号等。 2021年5月13日至22日,美国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学会旗下期刊《生物化学杂志》(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, JBC ) 陆续撤下了中国工程院院士、生物医学家曹雪涛名下的12篇论文。 根据 JBC 的撤稿声明,这12篇论文均由作者发起撤回,绝大多数被期刊认为存在一图多用或图像操纵问题。
学术造假是指剽窃、抄袭、占有他人研究成果,或者伪造、修改研究数据等的学术腐败行为。
学术造假是伴随着学术研究出现的“恶疾”,在各国各个领域都时有发生,而国际学术圈的诸多案例也反复证明:如果一场造假风波引发的“学术地震”不能及时回应、彻查严处,将对一个国家的学术诚信造成难以修复的伤害。 今年,《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》出台,引发热烈反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