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pyright ©2013-2017 中国学术论文查重检测系统入口 All Rights Reserved. 网站备案号:黔ICP备19012782号-3.
学术不端行为是指违反学术规范、学术道德的行为国际上一般用来指捏造数据、窜改数据、和剽窃、这三种行为。 但是一稿多投、侵占学术成果、伪造学术履历等行为也可包括进去,学术不端行为在世界各国、各个历史时期都曾经发生过,但是像中国目前这样如此泛滥,严重到被称为学术腐败的地步,却是罕见的。
学术研究是由人来做的,像人类的其他行为一样,学术研究会出现种种错误。 这些错误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:一类是限于客观条件而发生的错误。 这类错误难以避免,也难以觉察,随着科学的进步才被揭示出来的,犯错误的科研人员没有责任,不该受到谴责。
”赵延东对记者说,“这一结果有力地说明,学术不端行为不仅会败坏学术风气,还会对新一代研究者产生一种极恶劣的‘示范’效应。 那些在充斥着这种不良风气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学子们,很容易受到学术不端行为的引导,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。
专门的学术规范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,要防止因为不了解学术规范而产生的不端行为。 当然,除了学术规范的传授,教师自身在学术方面的严谨作风对学生有更好的示范作用。 [2] 63岁的祝国光博士至今还记得,当初在海外顶级医学期刊上看到有关中药和西药对治疗 心肌梗塞 疾病具有同等疗效的学术论文时,那种难以言状的兴奋之情。